ss节点 转 vpn
最近,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都推出了一款月费46元的4G流量随意享的套餐。不过,听上去是可以随意享用流量了,但实际上仍有许多的限制。
北京移动的这个套餐包含了每月1.5G本地流量和全国60分钟的通线G的套餐流量后,网速会限制在最高128kbps,次月1日才会恢复正常网速,不过超出的流量不会计费。北京联通的无限流量套餐也几乎相似,在使用完每月全国1G或本地1.5G流量后,网速也会限制在128kbps以内。
128kbps意味着什么?可能很多人都误认为128kbps就是128KB/s,而128KB/s基本已经达到3G的速度,看个普清视频也是绰绰有余。但按照实际的换算,128kbps仅为16KB/s,这就相当是2G的水平,甚至还可能达不到2G的速度。
也就是说,在用完套餐流量后,如果你想接着使用免费的流量,就必须忍受手机在GPRS或者EDGE状态下的速度。而对于已经习惯了4G的绝大部分用户,这个速度基本上就等于是断网了。虽然表面上是流量无限了,但你也刷不出个什么东西,浏览网页、刷微博、看视频或者开个直播软件,这些基本上都很难实现。当然,如果你能忍受半天发不出信息的情况,聊个微信、QQ什么的应该是可以的。
最近,北京移动和北京联通都推出了一款月费46元的4G流量随意享的套餐。不过,听上去是可以随意享用流量了,但实际上仍有许多的限制。
北京移动的这个套餐包含了每月1.5G本地流量和全国60分钟的通线G的套餐流量后,网速会限制在最高128kbps,次月1日才会恢复正常网速,不过超出的流量不会计费。北京联通的无限流量套餐也几乎相似,在使用完每月全国1G或本地1.5G流量后,网速也会限制在128kbps以内。
128kbps意味着什么?可能很多人都误认为128kbps就是128KB/s,而128KB/s基本已经达到3G的速度,看个普清视频也是绰绰有余。但按照实际的换算,128kbps仅为16KB/s,这就相当是2G的水平,甚至还可能达不到2G的速度。
也就是说,在用完套餐流量后,如果你想接着使用免费的流量,就必须忍受手机在GPRS或者EDGE状态下的速度。而对于已经习惯了4G的绝大部分用户,这个速度基本上就等于是断网了。虽然表面上是流量无限了,但你也刷不出个什么东西,浏览网页、刷微博、看视频或者开个直播软件,这些基本上都很难实现。当然,如果你能忍受半天发不出信息的情况,聊个微信、QQ什么的应该是可以的。
在无限流量这件事上,我们一直在憧憬国外美好的一面。但事实上,这些国家的运营商所推出的无限流量套餐,也同样有一定的限制。
3G时代,美国四大运营商为争夺用户曾推出过不限流量的上网套餐,但不久后,这些运营商就发现这完全是一个自杀行为。因为不限流量了,许多用户不仅是用手机上网,还可以通过建立热点把手机当作上网卡,供PC等设备使用,这样下来一个月的流量就可能达到几十G,甚至是几百G的流量。而只要一些用户出现这样的情况,一个基站就可能会完全陷入瘫痪。以这样的流量需求来看,全球没有哪家运营商是能够提供这样的传输能力的。
于是,美国几家运营商都强行中止了无限流量套餐,但它们又不想放弃这么好的噱头,于是便玩起了“花招”,当用户在超出一定额度流量后,便开始对网络做出非常严格的限制。而如果你想正常使用网络,就不得不购买正常的流量套餐。
日本最大的运营商NTTDoCoMo所推出的无限流量套餐,每个月约合325元人民币,不过同样也有严格的限制,当每月超过7GB之后,网速就会变成128kbps。
而韩国运营商SK电讯的做法是用户可在每天指定的六个小时内(上午7-9时、中午12时-下午14时、下午18-20时)享受无限流量,每月则可享受31GB的流量服务,如果超过了,速度限制为400kbps。不过,如此多的限制也遭到了不少韩国用户的反感和吐槽。
其实国内的运营商早在2G时代就尝试过无限流量,某些地方运营商为争夺客户,曾发售过一些20元不限流量的电话卡。但当时网速很慢,加上用的都是功能机,手机上网意识薄弱,一个用户一个月也用不了多少流量,因此运营商都觉得无所谓,反而是鼓励用户使用。但进入3G时代,网速得到了很大地提升,一些用户便从中找到了“商机”,在一些没有宽带、WIFI的地方,将自己的手机作为热点分享网络,并从中牟利。运营商在发现后便对这种套餐的电话卡进行了强行注销,从那之后,就再也没推出过无限流量套餐了。
而现在国内运营商又开始尝试无限流量,一方面是因为在国外无限流量套餐随处可见的情况下,国内运营商一直没有提供这样的套餐而受到了大量的质疑。另外,随着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以及用户对于“提速降费”的呼声越来越大,运营商才迫于压力推出所谓的无限流量套餐。
不过,就像它们之前所推出的那些“提速降费”方案一样ss节点 转 vpn,这次的无限流量套餐实质上也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多少实惠,说白了仍然只是运营商在响应“提速降费”方针下所制造出的一个噱头。